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江苏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江苏各地中学高二年级分班应对新高考方案
2006-10-11 9:09:22 来源:现代快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
随着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公示,江苏各地中学的高二年级已纷纷行动起来,开始分班,有的已经全部分完。按照新高考方案规定,学生必须选择物理或历史任意一门选科,另外还可以自选一门,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既可以在文科方向组合中选择,也可以在理科方向中选择,甚至可以跨文理科选择。但记者采访后发现,大多数学校都主张学生在文科方向或理科方向内做选择。而且之前对物理划为等级反应颇大的学校,也仍然是选物理的学生占了高比例。

  选物理缘于高校招生比例

  南京某名校校长告诉记者,学校学生的选科基本定下来了,只有物理、化学,物理、生物和历史、政治,历史、地理四种组合。在11个班中,选物理的是7个班,选历史的是4个班。这位校长说,这个比例非常正常,没有因为新方案而影响太多学生的选择。因为在一流学校里,学生学理科的一向比较多,学生不可能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强项不顾,而且高校的招生比例一般也是文科、理科3:7,理科生录取得多。

  尽管选物理的人多了,但仍有不少人都认为,学物理的学生这次吃亏了,新方案不重视物理。但南京中华中学副校长钱进在仔细研究了方案后认为,其实新方案是强化了物理,并且他也举出了强化的依据。

  有人认为对一些优秀生来说,物理算等级影响尤其大。但钱校长说,以考本一为例,预计在具体要求中,会要求两个选科都是A才能上本一,或者是名牌高校会具体要求,这是一个硬杠杠,如果语数外有一门考得不好,相互间可以拉拉分,但如果选科有一门不好,可能就失去了报考资格。后果比语数外任一门不好要严重。

  而且能得到A的也就是选科里的前20%的人,不是按分数,而是按比例,所以得到A的人数是固定的,预计两个选科都得A的考生只有全部考生的12%~15%,预计人数略少于本一的招生数。

  “生化班”得重新组合

  按照现在江苏实行的“3+1+1”高考模式,很多学校都会有生化班,但新方案要求学生必须选物理或历史,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,原来学校设置的生化班必须重新“分配”。

  昨天,南京市二十九中校长华明友告诉记者,学校共有三个生化班,国庆节后将进行调整,学校已经对学生的选科取向进行了摸底调查。结果发现,选修物理、化学和选修物理、生物的学生是对半分的,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重新组合。华校长还表示,新方案和原来的方案其实还比较相似,所以很多学生还是比较习惯的。

  高考统考要考语数外,这让不少学校在教学中会更重视这三门学科。华校长也告诉记者,现在学校有这样的打算,到了学生进入高三后,还会加强语数外学习,现在基本上语文、数学、外语老师大多每人要带两个班,到时可能会让每个老师只带一个班。

 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